医师节策划:敬佑生命,他们奔波在最前线

 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8月19日电(杨雨奇 冷昊阳)今天是中国医师节,全国数百万医生再次迎来自己的节日。医生被誉为白衣天使,白大褂的背后,藏着每一位医务人员对于保障患者健康的责任与坚持。在诊室,在病房,在手术台,在每一处需要救死扶伤的地方,因为敬佑生命,他们始终奔波在最前线。

  从业26年,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曲东养成了一个习惯,那就是不等家长追问病情,自己就主动走出诊室和家长沟通最新进展,并送上一个拥抱,让家长安心。

  从硬着头皮与家长联系,到现如今积极主动沟通,谈及自己一路走来的改变,曲东分享了一个故事,一个来自家长的拥抱。

  她回忆,当时有一个孩子病情很重,当曲东向家长介绍完孩子病情后,家长问她,是否可以拥抱一下。“真的当时觉得我是被动的,但是你会发现,她抱着你的时候她特踏实。当时我会觉得,原来拥抱真的可以给别人力量。”

  摸摸患儿的额头、拉一拉病人的手、主动和家长沟通拥抱、邀请已康复的孩子来医院参加活动……曲东的举动,也默默影响了科室所有医护人员。正如她自己所言:“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举动,都能给家长带来力量,让他们感到踏实,也可以让家长知道,所有医护人员一直与他们同在。”

  虽然在不少人看来,科研、教学、临床的高强度工作里,人文关怀或许并非是一名医生所必须。但在曲东眼里,自己多一点努力,每个家庭就多一些希望,即使这些工作占据了她不少私人时间,但却能换来家长更多的尊重与理解。

  “面临一个孩子的生死,医者多做一点,孩子的安全系数就更大一点。”在曲东看来,医疗就是一种服务:“服务需要沟通,需要换位思考,需要更理解病人。而你的付出,病人一定能感觉得到。”

  如今,已是王维斌在北京协和医院工作的第20个年头。作为一名基本外科的副主任医师,这20年里,王维斌不敢出远门,从未醉过酒,手机保持365天24小时开机,因为他需要为病人的突发情况随叫随到。

  今年43岁的王维斌,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,除了这份为病人时刻待命的坚守,还有他对待每台手术的严谨。

  “敬畏生命不是开玩笑,对病人负责,就要求医生的职业生涯不能失误。”为了提高手术成功率,已有20年手术经验的王维斌养成了一个职业习惯,即便是主刀一次简单的阑尾手术,他也会在术前进行1分钟冥想:“从头到尾顺一遍流程,把整个手术的难点和重点梳理清楚,这样才能把手术做好,把犯错误的几率降到最低。”

Comments

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

香港抗议:艺术如何成为一种武器

稀土之争:特朗普的太空采矿之梦